2017-12-21
2017年10月8日《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》发布是中国药的一个新起点。CFDA统计,2001年-2016年,发达国家有433种创新药上市,在中国上市100多种。这一点上,我们比不上欧、美、日及非洲一些国家。
国内新药自主研发匮乏,2001年-2016年,CFDA批准一类化药13个、生物药16个。数量有限,创新药的国际化程度很低,基本没有在国外上市。国外上市新药到中国已是了六年之后。这段滞后时间,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,就是生与死的距离。
《意见》的规格之高,已将医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上升为一项政治任务,肯定会给国内医药界带来巨大变化。僵化的审评流程,让国内外制药企业很受伤,严重影响企业的研发效率和进度。按下改革快进键,一系列新政新规让整个制药行业为之激荡。
2016年出现一个转折。总体药品的注册申请、申报和批准数量大幅下降,但新药注册的申请数量逆势增长。
本轮审评审批制度改革,有两大主线,除了创新药要新,另一条就是仿制药要同。所谓“同”,就是要求国产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,在质量和药效上达到与原研药一致的水平。
对那些没有创新能力、主要生产仿制药的中小药企来说,凛冬已至。中国是医药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,据2015年统计,国内有5000多家药企,基本扎堆在生产原料药和仿制药。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国际型大药企。对药企将是一场洗牌,淘汰一批落后品种,促使一些落后企业退出市场。被深度卷入的药企,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和抗拒的资本,只能顺势而为。
由于技术实力和资金投入都不够,很多药企根本无力证明自己生产的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一致性。国内的大型药企也会受影响,只是程度不一样,但终归实力摆在那——吹断了几只胳膊,还有大腿在。而竞争的中小企业对手死了一部分,事实上是增加了大企业的份额。
CFDA公布的《2016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》显示,截至2016年11月底,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176家。这比2015年减少了889家。
实现途径不能是强制行政命令关门,本轮改革是通过监管机构提高标准,运用市场逻辑来实现优胜劣汰。
至2016年,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,国内制药企业和集团中,前100家贡献了60%以上的市场份额,预计未来的市场集中度还会攀升。排名前20位的企业中,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各占半壁江山。有业内保守估计,国内约三分之一的药企会被改革大潮冲掉。从汽车、手机、电脑等行业的规律看,与市场集中度提高结伴而来的,是产业快速增长、价格明显下降和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。
本轮制度改革比喻为对美国FDA的“临摹”,CFDA跟欧盟和日本的医药管理机构都有很多的接触,要学就跟最好的老师学。
中国药企都选择商业风险较小的仿制药,最终使得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医药消费市场,在12万个化学药批准文号中,95%以上为仿制药。国产仿制药是“山寨药”,在药效上缺乏与原研药的客观对比,甚至有些是安全却无效的。创新药通过专利带来市场溢价和实现高利润,而仿制药的市场策略截然不同,追求的是市场的广度,薄利多销。中国在几乎所有生产制造领域都是由此上道。
《医药创新报告》指出,如果在今后十年依然以仿制药生产为主,不能建立起医药创新产业链,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后劲不足,直至丧失历史性的“机会窗”。让人稍微松口气的是,无论从政策,还是供给端和需求端看,目前中国具备了新药爆发的基础条件。
创新药是制药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,中国政府从未放弃赶上去的雄心。当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,在医药知识产权上挑战美国和欧洲制药商,促成了本国仿制药产业的起飞时,中国并未效仿,而是对知识产权制度表现出适度的尊重和维护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当中国的制药企业开始自主研发创新药时,它们将成为专利制度的受益者。
新药的供给端包括投资和研发能力两大要素。早在2008年,中国政府开始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投入巨资,推动新药重大专项,截至“十二五”末,中央财政投入达128亿元,很多地方及民间资金跟进很快。
资本市场蠢蠢欲动。自2015年起,百济神州、和记黄埔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;再鼎、信达、华领、基石等众多新创生物医药公司获得巨额投资,如信达生物和基石药业在2016年分别获得2.6亿美元和1.5亿美元投资。在制药业,已然激起巨大的涟漪。
2016年参与医药行业投资的股权投资机构数量有226家,比2010年的106家翻了一番还多;股权投资市场的医药行业投资金额也由2010年的52.63亿元,增长到2016年的232.26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28.07%。
政策和资本的磁石,使在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生物医学的中国留学生,从2010年开始大规模、频繁地回流。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在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,海归人员在新生物工程和新医药领域的创业最为活跃,占留学回国人员创业的22%,比排第二位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出7%。
中国医药市场的需求端无需多虑,增长空间巨大。来自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,2016年中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.5%,同年美国和日本的这一数据分别为17.1%和10.2%。
中国医疗支出与发达国家的悬殊比重,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则更加悬殊。2015年,每个中国人的医疗卫生费用为2952元,仅为美国人均卫生费用的二十分之一。中国城市人口在饮食、娱乐、游戏乃至高端消费领域,人均消费能力跟欧美人差不多,但药品消费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。有钱、有人、有市场,这给中国新药崛起创造了机会。
长期以来,新药研发不多,国内临床试验方面的人才、医院主持临床研究的项目组长都不够,同时也缺乏经验,药企不敢将创新药的临床试验交给中小型医院去做,还是会优先找三甲医院,这一矛盾,凸显了国内临床试验环节硬件软件都跟不上的窘境。
审批提速后,后面的关卡还有支付和采购机制问题。这非CFDA一家所能撬动。整个医改是一盘棋,涉及到卫生计生委、人社部、药监局等多个部门。而且,患者、药企、医院、监管机构、支付方,各有各的利益诉求。比如,患者希望吃上价廉质优的药品,但是太便宜,药企的盈利空间少,就没有资金和动力去投入创新研发;国家鼓励创新,加快审评可以实现,但是创新是要靠市场回报来支撑的。
得益于健全的支付体系,那些成功的创新药在欧美市场的回报很丰厚,部分新药在上市后五年,年销售额即可达到60亿-100亿元人民币。相比之下,中国新药研发的投资回报远远低于国际水平。
预计今后五年,中国将有一批创新药获批上市,若不能及时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,会严重打击企业对研发持续投入的积极性。2017年,新一轮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展现出令人乐观的方向。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对45个独家专利药品组织谈判。最终有36个药品实现医保支付标准的降价,降幅最高达70%以上,平均降幅44%。所涉及药品多为治疗肿瘤、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临床价值高、价格昂贵、专利创新品种。
这次国家医保谈判,以病人为中心,以临床为基准,明确了“补缺、选优、支持创新、鼓励竞争”的医保用药需求导向,重点考虑重大疾病治疗用药、短缺药、儿童用药,优先考虑创新药品,扩大竞争性品种。
人社部医保司司长陈金甫向《财经》记者披露,36个药品的准入,预测医保年增支出至少50亿元以上,但如果未经谈判而直接纳入,支出将翻倍。当临床研究、监管审批和支付环节的绊脚石一一搬开之后,就看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动机自身功率了。国人早日吃上新药,障碍不少,但值得期待。(医药地理转载财经杂志,本文略有精简)
- 上一篇: 中国2017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情况分析
- 下一篇: 《中国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》动态研究